Saturday, 13 October 2012

こんにちはJapan (21) - 伏見稲荷大社 II *Fushimi Inari Taisha (7 Aug 12)

让我又痴又迷,拍了很多照片的伏見稲荷大社的秘密在这里。。。。

Photobucket


伏見稲荷大社每年吸引了无数的观光客,原因就是它拥有上千的torri,从伏見稲荷大社的山脚下密密麻麻的站立到伏見稲荷大社的山顶上。


Photobucket
走进去的时候只会看到红彤彤的torii,基本上是不会看到红柱上的字,因为红柱上的字是刻在柱子的另一边,只有走出去的时候才会看到的。


Photobucket
很喜欢躲在红彤彤的torii下,尤其是被无数的torii包围着,感觉到自己好像到了另一个世界,眼前背后全都是红彤彤的。小华说我这张照片拍到好像苦力一样,因为肩上披了白色毛巾。没办法呀!天气那么热,空气又那么潮湿,我汗流侠背也!


Photobucket
这张照片是我站在torii下探头出来拍的。Torii与torii之间的逢并不大,想我这样肉肉的人要挤在torri 与torii之间有点难。有一些地方因为土地不平的关系而导致torii与torii之间的距离变得不规矩,所以还是有机会看到比较大的逢。


Photobucket
看到这座像是大门的大torii时,这就告诉你接下来就是前往斜山坡的torii了。


Photobucket
开始爬山之前,一定得经过这个肩并肩、两个通道的torii。这两道被命名为Senbon Torii,也就是数千torii的意思。这里的torii的形状较小。


Photobucket
这就是我说的,眼前、身后、左右两旁全都是红色。。。


Photobucket
Torii与torii 之间的距离。。。


Photobucket
其实伏見稲荷大社的torii 都是善心人士捐出来的。从捐款的一部分中用在建torii上。所以在torii上的字其实是捐款人的名字(很多都以公司名义捐)。


Photobucket
原来不同size的torii 来至不同的捐款数额。最小的是5号的torii (也就是两道走道torii的size), 捐款必须达到至少RM7,000才有机会把名字刻上去。6号的是RM15,320; 7号的是RM19,280; 最大的9号是RM52,080。


Photobucket
这就是伏見稲荷大社的地图。地图里长长、红色的就是伏見稲荷大社的torii。很刁吧!竟然从山下到山上满满的并肩排着。山上的最高处是海拔233meter。


Photobucket
大概在1/8的山上发现了庙寺,发现了这个。。。


Photobucket
通常在其他日本庙寺看到的都是普通的祈福木牌匾。在伏見稲荷大社看到的比较特别,是摆狐狸的木牌匾。前面那一面是白色的,可以任由你画狐狸脸也好,什么脸都好。牌匾的后面就写上祝福及祈福的话。


Photobucket


Photobucket


Photobucket


Photobucket


Photobucket


Photobucket
后面的那个风景好美!


Photobucket
我很喜欢伏見稲荷大社,更爱这里的torii。


Photobucket
仿佛一关接一关、一道接一道。。。很有3D的感觉。


Photobucket




Photobucket
转弯的torii,另有一种美感。


Photobucket


Photobucket


Photobucket


Photobucket
我们并没有上到最高的顶端看整个京都的美景。上下这座山须大概2-3个钟的时间。对我们而言时间是有点紧闭,因为明天中午就要离开京都,到大阪去。除了时间,所真的,在这种天气下我们真的没有耐心走完那么长的路。


Photobucket


Photobucket


Photobucket


Photobucket


Photobucket
离开伏見稲荷大社后,伏見稲荷大社附近有一些纪念品商店。



Photobucket 
买了一个中小型的娃娃。听说如果祈求的心愿圆了少许的话,就在娃娃的眼球画上小的黑眼珠,如果完全的还愿了,就画上大大颗的黑眼珠。

Sunday, 7 October 2012

こんにちはJapan (20) - 伏見稲荷大社 I *Fushimi Inari Taisha I (7 Aug 12)

还没抵达日本这国家之前,看了Lonely Planet上那么多的介绍,最为让我动心及让我很有欲望踏上京都这片土地的是伏見稲荷大社(Fushimi Inari Taisha)。吸引我想来这里的原因我相信当大家看到了照片后就会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了。

伏見稲荷大社位于京都的南部,离开京都其他的旅游胜地较远。虽然如此,要来到伏見稲荷大社并不是件难事。基本上只要搭地铁到稲荷大社前地铁站(Fushimi Inari Station),出站后走过对面的路就是了。



Photobucket
稲荷大社前地铁站走出来后,很惊喜的看到伏見稲荷大社原来就在车站的对面。伏見稲荷大社的大门前由一只狐狸守着。日本人相信狐狸就是庙寺的messengers.


Photobucket
嘴里担东西的狐狸。


Photobucket


Photobucket


Photobucket
天气热,大家都在用这里的水消暑消暑。


Photobucket


Photobucket
上伏見稲荷大社的大殿前也是由两只狐狸掌着。这里到处都可见狐狸雕像。参观伏見稲荷大社是免费的。


Photobucket


Photobucket


Photobucket


Photobucket


Photobucket


Photobucket


Photobucket


Photobucket
来到这里祈愿的人多数都是希望自己学业成绩好。


Photobucket
墙上除了吊满了祈福的牌匾,还有一撮撮五颜六色的长条纸状。本来我们一直在想这一排排的颜色纸是用来做什么的。。。。。


Photobucket
当小华再上前多两步一看,原来这些是origamy的纸鹤来的! 天呀!折纸鹤的人真有心,每一只纸鹤都折得那么小,还折得那么多。一串串、一串串,一撮撮、一撮撮的,那么诚心,神明应该会被感动,助你你把,让你如愿以偿。

Photobucket


Photobucket
伏見稲荷大社里很多狐狸雕像。


Photobucket


Photobucket
去了京都的那么多庙寺,通常看到的都是木制祈福牌匾。在伏見稲荷大社看到的祈福牌匾是torri形状的。很特别,很漂亮。


Photobucket


Photobucket
只要附上一些钱,你就可以在这里选一个属于自己的torri祈福牌匾,写上心想的,伏見稲荷大社得神明就会让你事成了。Torri祈福牌匾有两个size,我自己好像也附了¥700 (RM28)买了一个小号的torri祈福牌匾,但不是吊在庙里,而是带回家当收集品。看来各国收集品中有了亚洲朋友了!


Photobucket


Photobucket


Photobucket


Photobucket


Photobucket


Photobucket

Saturday, 6 October 2012

こんにちはJapan (19) - 河原町通 *Kawaramachi (6 Aug 12)

京都的城市是个不夜城。来到京都,如果沿着先斗町(Pontocho)和祇園(Gion)走,你一定不会错过河原町通(Kawaramachi). 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这里的人永不停止的来来往往,相当的热闹。河原町通也有很多Game House、夹夹乐店、casino 及其他的娱乐。除了娱乐,河原町通也是个好血拼的地方,商店也好,超市也好,最重要的是这里也有一整排像寺町(Teramachi-dori)的室内商场 - 新京极商店街(Shin Kyogoku-dori)。

这里,也是个很好解决肚子饿的地方。

Photobucket



Photobucket 
Casino

Tuesday, 2 October 2012

こんにちはJapan (18) - 先斗町 *Pontocho (6 Aug 12)

先斗町(Pontocho) 我一共到访了2次:第一次的时候是在到达京都的第一晚,在鸭川会场那儿误打误撞走进先斗町;第二是从祇园走到这里。所真的,如果要我4晚都在这里度过,我很愿意。先斗町真的太美了。

先斗町拥有京都丰富的传统夜生活。 窄窄的石道,2旁是长长2排的日本传统木屋。如果有厚厚的钱包,不妨在这里用餐。先斗町的餐馆很多,可以说整条街都是满满的日本料理,尤其是日本石怀料理。平均一人分的石怀料理都卖最少¥2,800(RM112)以上。

像我这样荷包薄薄的人,和先斗町的餐馆没缘,但不代表不能到这里看看走走。来到京都,先斗町是一定要到的地方。

Photobucket



Photobucket



Photobucket



Photobucket

Monday, 1 October 2012

こんにちはJapan (17) - 夜晚的祇園 *Gion After Dawn (6 Aug 12)

祇園(Gion)和日本歌舞妓撇不开关系,因为祇園就是京都最出名的艺妓街。其实祇園和其他京都的名胜里不远,祇園就在八坂神社的斜对面。换句话说,要找到祇園这里并不难,只要从京都駅(Kyoto Station) 搭100号或206号巴士就可以直接到祇園了。

Lonely Planet 大力介绍要观光祇園最好是在夜晚的时候, 因为白天的祇園是宁静的,夜晚的祇園才开始活起来。

那一夜,我们从烏丸御池駅(Karasuma-Oike) 搭地铁到京都駅(Kyoto Station), 再从京都駅搭100号巴士到祇園。到了祇園站下车后,我们直通后面的小路一直走。

原来祇園站后面的小路有乾坤。黑夜掩饰不了祇園的本性。祇園的小巷无光四射,街上行走的日本美眉不是穿得火热,就是用传统日本服把自己包扎得实实的。祇園的小巷有很多卡拉OK厅。厅外除了年轻火热的美眉在拉客外,还有俊美的日本男人站在厅外或街边,也是在拉客,但target的都是女士。



Photobucket
 其实这是无意中发现的祇園,是祇園的另一面,和我们在旅游网站和Lonely Planet所看到的有差别。我们所发现的祇園连拍照我们都不太敢:艳光四射、很多年轻美眉闪闪缩缩的出入娱乐场所大门、街上的美眉穿着热到爆、艳装、男的穿黑色西装,像黑色会的混混掌在娱乐场所的大门前。